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盘锦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你小时候被麻胡的故事吓过吗?其实这个故事吓了中国小孩一千多年

2019/10/12 8:57:10发布118次查看
很多人小时候哭鼻子的时候,家里的爷爷奶奶应该都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再哭麻胡就要来找你(把你带走)了!这时候小孩子一般就会立刻停下哭泣,心里充满恐惧。
麻胡,是很多人小时候最害怕的妖怪,它在老年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成为了我们同年的噩梦。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麻胡,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把中国的小孩吓得不起。也就是说,麻胡的故事,早在古代就有了。今天我就要同大家聊一聊麻胡的故事。
麻胡也叫老虎外婆,西方的小红帽和狼与7只小羊的故事,很可能来自于中国麻胡的故事有着各种版本,在每个省份都表现出部分差异。目前,麻胡的故事最为流行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个小女孩带着弟弟穿过山林,去给外祖母宋枣子。在路上,有一个老太婆走了过来,自称自己是他们的外婆。
小女孩说:不对啊,外婆脸上有一个痣。于是老太婆拿起了一个芝麻(或者是鼻屎)贴在脸上,然后说:你看,痣在这呢。
所以小女孩就带着弟弟一起跟着外婆回了家。晚上的时候,三个人一起睡觉。外婆问:你俩谁更胖一点?女孩说,弟弟更胖一点。所以外婆就让弟弟跟她睡一边,姐姐则谁外婆脚的那一边。
夜里,小女孩听到吃东西的声音,问道:外婆,你在吃什么?外婆说:我在吃枣子呢。说完,便给小女孩递过去一个枣子。小女孩凑近一看,发现是一根手指。
小女孩这时候知道了,这很可能是弟弟的手指。接着她便谎称:想去上厕所。外婆同意了,但是又有点不放心,怕她跑了,所以便把用绳子把她的脚给系住了,以便于随时把她拽回来。
小女孩跑到屋子外面,立刻解开了绳子,并且爬到了树上。外婆让她下来,她没有同意。于是外婆去找来了两只老虎。但等外婆带着两只老虎过来时,小女孩已经爬下树成功脱逃了。老虎以为外婆欺骗它们,便将外婆吃掉了。
这则小故事在很多地方都广为流传。有些地方的也叫老虎外婆,还有些地方叫麻秋、麻姑,等等。
荷兰汉学家 田海
根据荷兰汉学家田海的推断,西方的小红帽和狼与7只羊的故事,其灵感很有可能来自于麻胡的故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麻胡的故事可不是最近才有的,早在一千多年前,这个故事就已经在中国深入人心,并且引起了全国性的恐慌。所以,这个故事跟随着丝绸之路西传,并非没有可能。
麻胡的故事并非当今才有,早在一千多年前,它就已经引起了中国儿童的恐慌现在有许多史料记载了麻胡的故事。
早在唐朝之前,麻胡的故事就已经在中国十分流行。在五胡乱华时期,由于汉族对少数民族充满恐惧,所以,最初的麻胡以后赵皇帝石勒的将领麻秋为原型,促生了最初的麻秋故事。
在《太平广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后赵的石勒十分残暴,他有一个将领叫麻秋,是胡人,性情恶毒,杀人如麻。所以小孩子们每次哭的时候,母亲就用麻秋来吓他们。
石勒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隋朝修建大运河的时候,有一个将领叫麻叔,这个人非常残酷,所以每当有小孩子哭的时候,母亲也会说你再哭麻胡就来了!
还有一个版本成为刘胡,这个版本的原型是南朝刘宋将军刘胡。
从这个几个故事里面大家可以看出,在最初的几个版本中,麻胡主要是男性,而且多以少数民族较为残暴的将领为原型。
在宋金时期,麻胡的故事仍然广为流传。比如《会稽录》中就记载:会稽有鬼号麻胡,好食小儿脑,遂以恐小儿。
这时候的麻胡的来源已经模糊了,人们已经不再以为麻胡是少数民族将领,而是直接将麻胡当做是鬼。这种鬼给人们的印象是:面容丑陋,性格暴躁。
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刘裕
南宋末年,常熟有一个男子,长得特别丑。当他二婚的时候,他的岳母羞辱他说:吾女乃菩萨,乃嫁一麻胡!意思是,我女儿长得跟菩萨一样,怎么能嫁给一个麻胡!
麻胡之丑,可想而知。
当然了,不仅仅是汉族人害怕麻胡,金人和吐西夏人也都对麻胡十分恐惧。比如,在历史上有一个多次击溃西夏军队的宋朝名将刘錡,也被人称为刘都护,这个名字和刘胡较为相似,所以也逐渐和麻胡的故事合二为一,成为西夏老百姓用来吓孩子的依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麻胡的形象变得更为复杂。它不再是少数民族将领,也不再是鬼,而成为了老太婆。
刘錡
早在南宋时期,麻胡的故事就已经基本定型了,我们现在听到的麻胡故事,南宋人也能听到南宋的洪迈曾经记载过这样一条信息:北方有老妪八九十岁以上,齿落更生者,能于暮夜出外食人婴儿,名秋姑。
这段话的意思是,北方有八九十岁的老太婆,牙齿落了还能再生出来,她们能在晚上外出吃别人家的小孩。这种老太婆叫做秋姑。
洪迈的记录和我们现在听到的故事并无太大区别。但是,当时的这个版本还比较简洁,故事性低一些。
但是,到了十八世纪,一位名为景星杓的文人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徐州有一个老太太,九十多岁,和孙子住在同一个房间(睡在一起)。孙子夜里经常听到奶奶吃东西的声音,就问她在吃什么。这时候奶奶说:小孙子你误会我咯,现在大半夜的,奶奶哪有什么东西吃呢?
过了几天,孙子又听到了吃东西的声音,所以就把这事告诉了家人。家人一起偷偷地把奶奶的柜子打开了,发现里面全都是人的骨头。周围的人大惊失色,接着把奶奶给囚禁了起来。
从十五世纪末期的洪迈,到十八世纪的景星杓,这中间当然还有很多版本流传。但是。这些版本都在共同完善麻胡的故事,于是,在十八世纪之后,一个完整的麻胡故事成型了。
这个故事被清朝人黄之隽记录了下来,名字叫做《虎媪传》。虎,就是老虎,媪,妇女的意思。所以,虎媪就是老虎婆婆的意思。
这个故事和我在文章最开始所讲的故事基本一致,但是细节要更多一些。由于原来的故事比较长,所以这里我就不再转述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一下。
为什么麻胡的故事会前年来中国小孩的噩梦呢?我在前面也说了,麻胡的故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它大体上经历过这样一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麻胡的原型的胡人将领——第二阶段:麻胡变成了长相较丑的鬼怪,和水鬼的概念类似——第三阶段:麻胡的形象变成了老太婆。
我在很小的时候,我的奶奶就跟我说过这个故事。我的发小也长期被这个故事所困扰,但是,她奶奶所说的版本和我奶奶所说的版本稍有区别,但惊悚程度更高。
我的童年也是在这个故事中度过的
那么,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会被这个故事吓得屁滚尿流呢,尤其是即便是在当代社会,这个故事仍然在许多农村广为流传?
荷兰汉学家田海认为,这都和农村对外来人的排斥和恐惧有关。
中国农村长期以来都是较为封闭的,对外人很大程度上保持不信任感。
有文人大体上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从扬州到丹徒都流传起秋胡老妈吃小孩的故事,导致路上都没有行人敢走路。有一位老太太走在路上,被一个调皮的小孩子看见。小孩子指着她说她是秋胡,这位老太太听了很生气,就愤怒地说:对啊,我就是秋胡!你再说一句话,我就把你吃了!小孩子被吓到了,立马跑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乡亲们。
这些乡人误以为真,竟然拿着家伙把老太太殴打了一顿,然后送到了官府。正好县官不学无术,加上这天又喝了点酒,所以就当成真的,拿出印盖在老太太的脸上,想让她现出原型。待他发现没有效果后,就说:这个秋胡修炼太深了,得穿她的琵琶骨才行。
于是,这样一位对小孩开玩笑的老太太就被活活折磨致死。这其实就是当地人对这位正在赶路的外地老太太的不信任感。
满清酷刑
这种不信任感,往往短期内形成让人恐慌的谣言,立马风靡一大片区域,导致这片区域的人人心惶惶。
所以官府为了平息谣言,也花费了很大的力气。
当一些我们难以理解或难以解决的事发生时,外来人就会成为替罪羊不过,等到了十九世纪,这种谣言又换了另一种形式——和传教士结合在了一起。
田海在研究中发现,晚晴时期,很多地方发生了村民自发报复传教士的教案,其实都是因为当地老百姓一直对传教士有着一些误解:传教士很可能吃小孩的心脏,或者用小孩的五脏六腑制造药物,又或者是把小孩的容貌抓进相片中,摄取小孩的魂魄。
为什么村民会这么怀疑呢?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那为什么这些传教士那么擅长治病,他们开的药效果为什么那么好?
晚清时期的传教士
而且,如果当地有小孩受到了惊吓,或者有小孩直接丢了,没法找到,那村民就会怀疑是传教士做的。
如果当地没有传教士,村民就会觉得是当地的外来人口做的。
这就是为什么麻胡的故事,或者是其他谣言,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依然能造成大面积恐慌的原因。
最后想和大家说的是,麻胡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被西方学者写得十分精彩麻胡的故事给我们中国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传言,一个小时候听过的鬼故事。
但是荷兰汉学家却翻阅了大量史料和笔记,从这个故事中抽丝剥茧,追踪出了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和中国学者去学习的。
田海
我们现代人面临很多困境,比如,一方面想着复兴文化,另一方面连很多古代的文化传说或者传言谣言我们都没有研究得那么透彻。
这就好比某个网络作者一方面想写一本关于秦始皇的书,但另一方面只看过《寻秦记》,连《史记》都没读过。
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小问题,包括我之前经常将的影视剧中的服饰问题,但是,假如我们能多付出一些精力去研究它们、琢磨它们,也许我们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路上,要走得更快一点。

盘锦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